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学生故事四 | 李岫宇: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

2018.03.21

2018年HFI毕业学生

李岫宇(William Li)     

华附国际部AP 2018届毕业生    

初中毕业于广雅实验学校    

2016年插班入读华附国际部    

在17/18海外大学早申阶段获美国康奈尔大学ED录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我一直非常喜欢李白这两句诗。

每当自己身处逆境而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

总坚信 前方会有

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彼岸的那一天。

我的整个高中也是一个

不断寻找自我,挑战自我的

过程。



 个 人 经 历 


高一时我曾经非常迷茫和焦虑。来到人才云集的华附之后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眼界和智商的碾压,深感有的时候这些差距真的无法单纯地通过努力来弥补。智力上的不自信而又有过大的野心导致我难以下决心认真朝一个方向努力,从而一直原地踏步,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这样的局面大概持续了半年多后慢慢好转。所谓的epiphany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觉得自己也没有遇到什么事让我突然就想通了,但是不断地获取、整合信息,与人交流和思考总会让头脑慢慢地清晰起来。对自己智力水平的恐慌,过度纠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反而让我有些迷失了本心。智商和起点已经改变不了了,再想也没有意义。自己的理想本就是希望不断学习来最终可以push the boundary forward a little bit,虽然天赋不出众,但只要坚持这也不是不可能达到的啊,何必把时间空耗在烦恼自己的资质不如别人呢?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那段时间想了不少这些东西,最终我也一点点从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理性思考今后的打算。


一番分析后我认为出国留学是此时的最优选择,并在高二插班来到了HFI。高一下学期和暑假参加的一些关于信息学竞赛和机器学习的活动也让我对computer science产生了兴趣,确定了自己新的方向。至此,我花了一整年原地踏步,终于暂时扫清了心中的迷茫。其实现在想来还是挺庆幸的,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但毕竟换来的是对自己的追求和未来的道路有了一个模糊的图景,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付出,后取得的结果也算是自己所能达到的比较好的了,及时止了损。


然而这个转变并不轻松。我几乎是从头开始适应这个陌生的系统,不仅标化活动非常匮乏,在刚入学后的一段时间甚至还要花大精力对课内学习劳心费神。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我所剩下的时间却太少。此时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自己抛弃熟悉了十六年的高考体系,走上留学之路这个冒险的决定究竟正确与否,心里越来越没有底。


没有底归没有底,既然已无路可退,只有咬咬牙走下去。原来过于担忧“天赋”这种命中注定虚无缥缈的东西,殊不知已俨然忘记“勤奋”二字该如何书写。这让我开始认真起来,每个阶段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努力去完成它。得益于HFI大量的自习时间,我可以把精力充分地投入到课外的任务之中。SAT2我用了一个多星期学完了数理化,赶在十月份一次性考过了。各类竞赛和活动也是参加了不少,并在其中一些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成绩。而AP考试索性把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都报了,一次考了八门。GPA和标化考试最后虽有些差强人意,但出于英语底子本就一般,也在预料之中。总而言之,高二这一年过得可以说是比较充实,临近暑假时回头一看,貌似入学时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已然可以望的到另一头,再加把劲纵身一跃,到达彼岸仿佛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我所遇到的困难也不是以上三言两语就可以概述的。要说有没有遇到什么让自己有些坚持不下去,特别想降低目标的事,也有。在CMU夏校那段完成Pioneer项目paper的经历便算一个。当时连续几天完成作业就已是十一二点,再写会paper则到凌晨三四点了,然而有几个猜想的证明仍然没有多大进展。想着还要八点起来上一整天的课程,实在让我有些看不到能撑过去的希望,不禁动了水一水的念头。不过这样放弃总是不甘心,我于是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所面临的困难,真真正正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克服的吗?如果不是,那面对自己重视的事情,这点斗志与恒心都没有,那也太逊了吧?而且当时我脑海中出现了几个月后拿着一沓拒信,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努努力好好写paper的自己(捂脸)。因此就这样我又接着熬了一个多星期夜,所幸其间灵感找到了我,写出了一篇过得去的paper,最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夏校和Pioneer。这段经历给我的收获是巨大的,有成功挑战自己muti-tasking能力的喜悦,更多是经历了找问题-做猜想-读paper-想证明-没有进展-继续心里没底地想-Eureka!-写出paper的过程中得到的成就感,对坚定我以后要尝试做research的决心影响很大。父亲原来不忍心我这么辛苦,常常委婉地劝我说:“聪明人要摘自己踮起脚够得着的葡萄。”但是不用力跳一跳,又怎么知道自己能跳多高,够不够得着想摘的葡萄?而且吃到葡萄带来的甘甜也是让人难以忘怀,受益匪浅的。


申请季倒不必费多大笔墨了,只是按部就班地写文书而已。唯一的一个小插曲是因为托福和SAT分数直到最后都不够梦校CMU(考了六七次托福口语还是到不了要求的25 qaq,慈善考生就是我),经过一番巨大的心理斗争与风险评估之后,在ED ddl前五天开始写康村的文书。因此这个选择其实非常理性吧,没有夹杂多少感情因素。最后中了有些意外,也有些遗憾,但还是欣喜更多一点,坦然接受。


以上就是我高中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事迹与感悟,接下来是一些我在这三年来总结出的可能能给大家带来启发的建议。



 一 点 干 货 


申请是一门玄学,每个人又都是独立的个体,兴趣爱好,人生追求,学习方法各不相同,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任何具体建议恐怕都是片面之言,是不负责任的。但有些普适的策略以及感悟,我觉得对任何人都可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分享一波。


Follow your heart 第一点虽老生常谈,但我觉得的确非常非常重要,还是想结合经历谈一谈。能够支撑我面对困难继续走下去的,对数学和cs的热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看证明,写代码,本就是可以带来快乐的事情,为什么不去花时间做呢?我大部分活动都是与数学cs相关的,而像community service,辩论赛,组织活动等在当前阶段不感兴趣的事,我基本没有做。虽然这可能对diversity造成了些许不利的影响,但为什么要为了功利而做过多不情愿的事情呢?我也在PS里铤而走险,写了对自己的有点"nerdy"的性格的从自我怀疑想要改变到认同这种或许并不“讨美国人喜欢”的话题。遵从本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既不会让人感到辛苦难以坚持,也能体现专业兴趣和个人特质,为大学申请带来帮助。当然,活动也不能过于单一,有时候的确得为现实妥协,至于这个度怎么把控,就见仁见智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点可能有点功利吧,但不得不说的确用处很大。人都会想要十全十美,可时间总是有限的,样样都要反而容易一无所得,只有懂得取舍,追求高的效益才是上策。先给大家看张图,我把它称之为Yields of Score:


HFI学生分享

图by 李岫宇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个人认为,当成绩在93分以上GPA不会变后,一门课程多几分并不能让你更掌握多少知识,带来的收益(yields)也比较有限。这个时候如果比较有把握能保持现在的水平,就可以不必在这门课上花费过长时间,而应该用这些时间做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做活动,准备竞赛标化之类的,收益会更大。对于一些“watery”的formative作业和课堂同理(逃)


目标放高 古语所说的“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高的目标可能可以带来意外的惊喜。而且很多时候支撑自己前进的也是不想降低目标和对平庸,对ending up being nobody的恐惧,高的目标的确很有助于激励自己。不过注意这指的是申请前准备阶段应采取的态度,对于结果还是要保持平常心,问心无愧就好。



 总 结 


有时候我们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可能会做一些功利、并非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吃相太难看。但其实不必过于在意这一点,没有眼前的苟且,何谈诗和远方,立足现在,找到当前人生的最优解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大学也不需要过于纠结于某一所,即使最后去到的不是最理想的,好好把握任何一个学校能够带来的机遇往往也能在今后弥补现在的遗憾。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自己非常喜欢的古文,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一个人的命运,是无法选择历史行程的,但每个人都需要的是自身的奋斗。希望自己和诸位都可以不忘初心,为了理想而努力,在每个在浅色床单上痛哭的夜晚后仍能擦干眼泪,继续前行,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即使未能如愿,也可以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感慨。



文字 | HFI Y12 李岫宇

图片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  本站整理编辑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