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成绩

首页 > 办学成绩 > 学生喜报
学生喜报

学生故事五 | 杨亦东:斗争,等待,回馈——记即将逝去的高中三年

2018.03.29

美国大学早录取学生

杨亦东(Sanders Yang)     

华附国际部AP 2018届毕业生     

初中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      

在17/18海外大学早申阶段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ED录取     



在下车后拖延了2个多月后,终于开始动笔写这个学生故事了


本文主要是记录我高中3年摸爬滚打的经历已经对自己认识的改变,对大学的申请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如果想单独跟我聊聊其他的东西,可以私聊我。嘻嘻嘻)


高中三年,我觉得,与其说与学习,申请,生活抗争,倒不如说与自卑的自我抗争。


 HFI



高一


从高一入读华附国际部,我就一直是被各种同学碾压的存在(注意是“被”碾压,不是碾压)。


说到同学,在高一的时候,基本上同学说的话比较多的就两三个,而且其他的朋友基本限定在自己班里和初中一起考过来的同学。既然朋友少,所以交流也是比较少的。在高一,话少,所以经常缺乏存在感,甚至因为复杂的心理状况忽略了很多。当时Yuki老师建议我应当更好地平衡课外拓展和学习之间的时间,然而自己当时未能领会当中的意义。现在回头看那段日子,简直不值得一提。


在高一的时候,初中好不容易建立的一点点自信心就被一下子摧毁掉了。我仍然记得第一学期期末的GE2考试,当别人离开学校时,我独自在教室回忆刚才考试的艰辛以及对期末考的绝望。当时的我对未来感到迷茫当时经常在宿舍里质疑自己,质疑自己是否适合来到HFI。但是我也常常憧憬:我希望能上个不错的大学。


好好学习吧。


说到学习,唯独化学能给予我生活的希望,Rachel老师总是能让我找到生活的乐趣。化学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猫薄荷对猫一样,基本上每一节化学课都是享受。在高一的时候,我经常在家里做点什么奇奇怪怪的实验,然后就经常弄点奇怪的插曲,例如试管爆炸了啊,试剂喷出来了啊,满屋子都一不小心充满了硫化氢(气味类似于臭鸡蛋)啊什么的。总而言之啊,化学一直在给我希望。


高二


高二除了继续参加各种拓展活动,认识了很多高二的同学,所以在学校的生活变更有趣。虽然在高二看起来很开心,其实内心还是挺煎熬的,所以我也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习当中,每天起床都会在心里鞭挞自己。


高二时的化学就是自我斗争的战场。Desmond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最勤奋的老师,他经常在教授完课内AP知识后,会拓展部分课外的知识以提高我们的知(zi)识(si)水平。尽管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他的课非常“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Desmond老师其实是个博学多才,无所不能的老师。想想自己因为“年少无知”而错过了Desmond,心里不免有点哀伤。


除了关于老师的记忆,我还记得一些跟化学有关的记忆。当时代表学校去北京比RSC3,那次是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去北京进行总决赛。


比赛是团队做实验为主,所以团队的合作非常的重要。我还记得最后一个实验是要用不同于正常的方法来测量出氯化铜溶液的浓度。由于桌面只有铝箔是可以使用作为反应物的原因,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来用铝箔来通过置换反应来得出氯化铜里的铜的质量来计算浓度。刚开始,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只让铝箔在溶液里反应一小会就称取质量的差异来计算。然而事实证明,由于操作的不稳定性导致数据不符合预定的关系,所以几乎浪费一半的时间。我提议让铝箔完全反应在溶液里,在保证没有过多的铜沉淀在溶液里,称取质量差来计算。结果,组员们竟然同意了我的提议。最终,我们居然得到了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次化学竞赛,我找回了往日的自信。这也是我高中的转折点,毕竟,觉得自己终于“有点用处”了。


化学总是时不时给干涸的我一点雨水,让我在荒漠中成长。


高三/申请


终于到了高二的暑假了,虽然说是高二的暑假,但这个暑假就要开始着手大学的申请了。思前想后,我并没有找中介,我的申请就是DIY申请。很荣幸,我的升学指导老师是Jessie老师。Jessie老师非常nice,而且很有耐心。在暑假的时候就给予我许多帮助。由于标化成绩是我的弱项,所以吧那个暑假也就没去太多地方。在德国水了两周的课程就回来准备最后的冲刺。除了睡觉等一切正常生活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刷题和写文书了。


因为申请是DIY的,所有申请材料都靠自己和升学老师来审查,而且一直觉得自己写的文书没有别人的好,没有别人写的有深度,没有别人的有内涵。直到交上去,依然感觉没有底。高三开学的前4个月内,除了上课作业就是日复一日地写文书,从衣冠整齐写到蓬头垢面(以表现写文书的思想折磨和对未来的迷茫)。文书是个没有分数的essay,也没有rubric可以遵守,而且阅读它的人也是个未知数,喜欢与否,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里要非常地感谢Jessie老师,感谢Jessie老师,感谢Jessie老师(重要的事情说3次)。感谢老师在申请的几个月里对我文书无数次审阅和修改。每次熬夜爆肝写文书,第二天发给老师改,基本上半天的时间就得到完整的反馈,然后晚上继续熬夜爆肝写(这里非常不推荐熬夜通宵爆肝,无限制爆肝有害身体啊啊啊啊啊w(゚Д゚)w)。


我还记得主文书被推倒重写了3次。推倒重写的经历可谓难忘,记得曾经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说,文书就像自己的骨肉,去给人看,然后别人说你这块不好,要扔掉。可是这是自己的骨肉,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骨肉。可是,为了未来,只能忍痛割爱,重新写过。每次重写都总是觉得时间在疯狂地流逝,眼看死线在逼近而essay却要重写。每次重写,都觉得自己前功尽弃,然后颓废。但是,每次颓废,都有Jessie老师的鼓励(有时连Meg也会过来鼓励一下)。


也同时感谢每次在我就要崩溃的时候来安慰我的R同学和E同学(还是不要透露好了)。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打磨,文书渐渐成型,渐渐成熟了。于是乎,自卑的感觉又慢慢地消失了。


其实在写主文书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好到底要ED/EA哪些学校。到了ED的deadline快要到的时候,才决定要ED UR(UR=University of Rochester)。在此之前,罗彻斯特对于我而言并不是那么熟悉,也不认为自己能配得上。但是,对于我来说,它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它有很多research可以做,学生的自由度也很高。


交完了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仿佛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也有疑问,学校会对我敞开大门吗?尚存的自卑感又双叒叕在心中作祟。但是,我并不想承认自己的弱,我并不是不了解自己,我只是太喜欢这所大学,害怕现实与心中的梦想背道而驰。有时我又会安慰自己,觉得“我曾经为此拼搏过了,我努力过了”的悲壮的故事也足够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ED放榜的时间临近,我的心态就开始爆炸,毕竟,这决定了我后4年何去何从。在放榜的前一天,ED UR的微信群开始躁动,阐述自己那时那刻的心情。12小时、10小时、5小时、3小时、2小时、1小时。。。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命运的昭示即将显现,而我,却决定一觉睡到明天。放榜早上一起来,我就迅速地打开电脑,进入portal查status。 “Welcome to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我被录了?我被录了?那时候,自己是懵的,还使劲掐自己的手,确定这是不是一个梦。直到整个人缓过来,才确认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总而言之,申请季就这样的奇迹般的结束了。


感想


来到HFI 3年,感觉自己变化了很多。从一开始的懵懂,到最后逐渐地成熟,HFI告诉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获得许多能力。申请让我体会了人生的低谷到底是怎样的,人生其中的高峰是怎样的。HFI的多样性,教会了我如何与别人社交,也教会了我如何处理各种不期而遇的事情。在这里最后感谢所有在高中陪伴我的人,感谢Jessie老师在我申请中的指导,感谢随时接受我吐槽并给予我安慰同学们。


以上就是我在HFI三年的概述和感想了,如果有问题的话,欢迎各位学弟学妹们来“吐槽”。